
医院上万枚冷冻胚胎十年无人问津,厦门生殖中心发出寻人通知
12月14日,福建厦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原174医院)发出通知称拟对上万枚超期冷冻胚统一处理,第一批为2010年前逾期十年未交冷冻保存费的胚胎。医院呼吁希望继续保存胚胎的夫妻尽快到医院办理续存。通知称对未前往医院处理者视为放弃冷冻保存。
万枚冷冻胚胎在医院库存10年以上
据174生殖中心的公众号推文说,在我院(原174医院)泌尿外科生殖医学中心,每年有上万枚试管胚胎形成,其中一部分幸运儿被选中进入妈妈的子宫顺利诞生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但也有一些胚胎,就此冰封于生殖中心实验室的液氮罐里。
据介绍,作为闽西南地区最老牌的生殖中心,这个中心已有20多年的历史,每年不断产生的冷冻胚胎给院方带来了保存的难题。从生殖中心成立的近20年来保存的冷冻胚胎有近10万枚,其中10年前(2010年前)的冷冻胚胎有一万多枚,大量占用医疗资源。
困窘:
医院自掏腰包为“失联”胚胎主人留存希望
在该院的生殖中心实验室内,只见50多个乳白色装有液氮的储存罐依次排放,每一个上面都写有编号。工作人员打开液氮罐,里面立马涌出大团的“冷气”,这些胚胎就装在液氮罐里。每天,工作人员都要往里面加一次液氮,以维持罐里的温度达到零下196℃。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下,胚胎的代谢才能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当时取出时的质量。
提到冷冻胚胎,其实它是伴随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不孕症’的发病率大约为10%-20%,所以不少人为了怀上孩子,只能通过人工干预。”该院生殖中心主治医师陈海啸告诉导报记者,通过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一次可以培育数个胚胎,移植手术成功后,剩下的就要被冷冻起来备用。目前,医院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60%左右,而一个成功出生的试管婴儿背后,意味着备用的胚胎将被冷冻。
据了解,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作为闽西南地区最老牌的生殖中心,从2000年起,医院生殖中心就开始使用辅助生殖技术,中心成立20年来,保存的冷冻胚胎达10万枚。为了保管这些“生命”,医院专门辟出场地,安放液氮罐。然而尴尬的是,这当中,有1万多枚的冷冻胚胎是2010年之前的,年限最长的已经长达20年,基本已无人问津,更别提缴纳保管费了。
医院生殖中心的任建枝主任说,在冷冻胚胎时,院方都会与做冷冻胚胎的夫妻签订《胚胎冷冻和解冻知情同意书》。根据合同的约定,选择冻存胚胎的夫妇俩需先缴纳一年的冷冻费用,目前每管保管费为每月100元,之后逐年续缴。可是很多人缴费到期后,根本就联络不上。医院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只能自己掏钱,每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给这些“失联”的胚胎主人留存着希望。
追问:
胚胎为何被“遗弃”?
随着近几年冷冻胚胎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些“无主”的胚胎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如何处置这些胚胎,成了让医院头疼的问题。
其实,这并非是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面临的难题,这些年,各地生殖中心都爆出有此类难题。
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中心起步稍晚,面临的胚胎冷冻费没有交和冷冻胚胎所有者“失联”的问题较少,但这些问题未来也不可避免,值得重视。
那么这些冷冻的胚胎为何会被“遗弃”呢?任建枝主任表示,做试管婴儿的夫妻来自全国各地,有些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试管婴儿,生完孩子后就换了住址或电话,从此“失联”了;有些则因为时间久远,自己都忘了还有冷冻胚胎的事情。
15日上午,在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病案室,医护人员林巧樱正在做电话回访。杨女士(化名),2000年时,28岁的她在医院生殖中心做过试管婴儿,成功怀上一位女婴,剩下10个胚胎冷冻至今。当医院拨通电话时,对方表示“打错了”,她并非杨女士。之后,林巧樱又拨打了多通2010年以前的冷冻胚胎主人的电话,大多显示该号码不存在。
最后,终于有一位黄女士(化名)的电话被接通了。黄女士也是2000年在生殖中心做过试管婴儿,如今20年过去了,她已经49岁。电话中,当医护人员告知她“您还有两个胚胎一直在医院冷冻”时,黄女士很笃定地否认:“应该没有!”医护人员告诉她,病例上还有记录呢!黄女士才恍然想起这件事,但她表示,当年通过试管手术生下的女儿,如今已经上大学了。后来她又自然受孕生下二胎,所以放弃冷冻保存,同意医院对胚胎进行销毁处理。
事实上,二孩政策实施之后的一两年,医院已经迎来过生育小高潮,现在算是回归“淡期”了。当时,有不少冷冻胚胎的父母都相继回来续费,冷冻胚胎一个个被“唤醒”。曾经,有一个冷冻了11年的胚胎在中心医生的帮助下,被安全地复苏,使得一位42岁的女士终于圆了一个女人成为母亲的梦想。那么,这些被“唤醒”的胚胎所孕育出来的宝宝是否也和正常孕育的孩子一样健康?主治医师陈海啸表示,只要胚胎质量合格,所培育出来的宝宝一样很健康。
说法:
到期未续费属违约医院有权合法处置
如何处置这些冷冻胚胎?有人说:“伦理是冷冻胚胎处置绕不开的一个关口。”昨日,导报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福建典格律师事务所林毅彬律师,他认为,我国法律并未明确界定人体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胚胎并非民法理论上纯粹的“物”,而是介于人和物之间的蕴含未来生命潜能的特殊之“物体”,比非生命体具有更高的道德地位,应受到特殊尊重与保护。
林律师认为,对于冷冻胚胎保管的特殊性,更符合保管合同的性质。若依据合同约定,患者到期未续费,属于违约行为,未续约,则合同解除,保管方可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合法合理的处置。
当然,对于该特殊之物,既不能适用人格权法的规定,也不能单纯适用物的民法规定,因而人们在处置冷冻胚胎时应该受到双重约束,也将赋予胚胎比一般之物更多的保护。
院方也表示,他们已将此问题提交本院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对未续交冷冻费的胚胎给予处理的决定。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冷冻胚胎保存时限的中国专家共识第5条:冷冻胚胎保存时限推荐不超过10年。为此,医院近期拟对超期冷冻胚胎进行统一处理,第一批是2010年前留存、且未交冷冻保存费的1万多枚胚胎,处理时间为本声明发出的1个月后,在规定时间内未来院声明者,视为放弃冷冻保存,对胚胎进行销毁处理。
延伸阅读:
什么是冷冻胚胎?
冷冻胚胎是伴随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Steptoe博士和Edwards教授共同研究出了这一成果,被称为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给无数在常规情况下无法生育的男女带来福音。
沉睡之困:
一万多条“生命”在零下196℃沉睡
这家生殖中心昨天说,2010年之前的上万枚冷冻胚胎很多都无人问津。这是因为时间太长了,其次,部分夫妇生完孩子可能换了住址或电话,之后就失联了,这些胚胎就成了无主冷冻胚胎。
这也不是厦门174生殖中心面临的难题,这些年,各地生殖中心都爆出有此类难题,此前媒体报道说,医院也试图联系冷冻胚胎主人,有的电话和地址不对,有的电话接通了,一听说是医院生殖中心,立即挂了电话。医生们分析,这可能与传统观念有关系,很多夫妻不想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试管婴儿,所以从心理上比较排斥与医院联系。
厦门174生殖中心说,医院为保管这些“生命”,专门辟出场地,安放液氮罐,且每周都要不断往里面充液氮。有些冷冻胚胎已10多年没有续缴冷冻费,但医院仍然保存着。
据了解,冷冻胚胎条件严格,需要在零下196℃的液氮罐里保存,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下胚胎的代谢才能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当时取出时的质量。换句话说,里面冷冻的都是一个个“生命”。
无奈之举:
医院发出清理通知
推文透露,近期医院拟对超期冷冻胚胎进行统一处理,第一批是2010年前留存的胚胎,也就是冷冻期限超过10年的胚胎。
这么处理:
院方说,我们已提交本院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对未续交冷冻费的胚胎给予处理。处理时间为本声明发出的1个月后,对在规定时间内未来院声明者视为放弃冷冻保存而给予销毁胚胎。
医院呼吁当年留下冷冻胚胎的夫妇,认真考虑它们的去留,如果希望继续保存胚胎,夫妻任一方携带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女方病历及就诊卡来院续存胚胎。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推文说,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冷冻胚胎保存时限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生殖医学杂志2018年10月第27卷第10期)——
第5条:冷冻胚胎保存时限推荐不超过10年;
第6条:女方年龄达到或超过52岁建议不再进行胚胎冷冻保存、复苏和使用。
冷冻时间超过10年,女方年龄超过52岁,保留冷冻胚胎意义不大,且造成大量医学资源浪费。
医院有权这样处置吗?
之前约定:不续费,医院有权处置
推文说,我国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冷冻胚胎的管理尚无明确法律规定,目前只有2001年颁布的《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其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在2006年进行了修订,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其规定:
在冷冻胚胎之前,生殖中心与患者必须签署胚胎冷冻和解冻知情同意书。
据介绍,在这家生殖中心每位有冻胚的患者,均需签署胚胎冷冻知情同意书,对逾期不续交冷冻费的胚胎处理有明确规定:逾期未续交冷冻费又未来院声明者,视为自动放弃冻胚,医院有权处理这些冷冻胚胎。
这家生殖中心希望这些遗留胚胎的夫妇能和医院取得联系,一起解决这个难题。


云开妈妈
- 游客 17天前
回复主题:沈阳鑫享悦时光月子会所多名婴儿感染肺炎,存在管理不规范,已暂停营业
新生儿肺炎一样非常凶险,新生儿肺炎对于婴儿来说几乎是头号杀手,得了新生儿肺炎的都是要住重症监护室的,而且一样是强传染性。基本上每个家长一听到宝宝咳嗽都开始担心肺炎,因为对于宝宝来说肺炎是要命的呀!

宜世安荣
- 游客 17天前
除了房地产,还有教育改革,导致一系列课外辅导机构产生,教育费用成几何增长,养孩子更难。

小泡泡
- 游客 17天前
回复主题:江西樟树七草两叶抑菌膏含非法添加物,涉事企业被责令停止生产并吊销卫生许可证
当年强生爽身粉事件被罚了47个亿美金,对比起来不痛不痒。

赵竹子油画
- 游客 17天前
回复主题:江西樟树七草两叶抑菌膏含非法添加物,涉事企业被责令停止生产并吊销卫生许可证
这种应该罚到倾家荡产+坐牢,否则违法成本太低了。

宽容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四川国盛技工“校企办主任”举报学校:存在违规等多项问题
学校是一次收了五年费用,我家孩子也读的幼师,感觉被骗了,而且学籍也给我晚上了一年,才读完中专又喊考其它学校去读,把孩子的心都整乱了。

实况神圣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央视曝光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毒素超标:含有硼砂毒副作用大
身体健康最重要,增加投诉渠道很重要。

血液科周医生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央视曝光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毒素超标:含有硼砂毒副作用大
如果网红玩具毒素超标,就不应该允许上市销售。

精打细算吃喝玩乐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漳州大头娃娃涉事产品共出货1200瓶,销往宿迁和连云港,正召回检测
孩子敏感体质不用激素真不行,我家小时候就是,但是你明明白白去医院开正规激素药,自己知道用量就没关系。来路不明的所谓无激素的药,但是用上立马见效的,里边肯定有激素,而且含量不明,这才是最危险的。

贝壳妹妹在汪星球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上海首例早教机构“巧恩儿童美语”合同诈骗案宣判,负责人获刑六年
现在的培训机构该严惩,或许限定销售课时次数。就算经营不善倒闭,消费者的损失也在可控范围。

咖啡逗儿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上海首例早教机构“巧恩儿童美语”合同诈骗案宣判,负责人获刑六年
感觉现在好多早教机构都出问题。

笑笑笑翻天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深圳卖酒给未成年人最高罚三万,要求销售者设置提示警告标识
烟酒都要禁止比较好,特别是烟,我初中那会就有不少同龄人买烟抽。

景气行业研究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网传学霸君破产倒闭,创始人张凯磊回应:承诺绝不跑路,以赎罪姿态低头做事
预付费购买,尤其是金融贷款的,都处于高风险。之前不少行业百花齐放,现在都被一两家巨头挤压,大部分都会生存艰难甚至倒闭的。

股民之家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网传学霸君破产倒闭,创始人张凯磊回应:承诺绝不跑路,以赎罪姿态低头做事
破产可以,先把学费退给家长,不然的话绝对不能轻饶。要坚决防范打着破产的名义涉嫌侵吞广大民众的血汗,该抓就抓,该判就判,必须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国产限量好菇凉
- 游客 2月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一个老师要教育的是一百多个孩子,西方教育模式不适用于我国国情,所以请把适度惩戒交还给老师,我们国家未来如果教育的结果都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是很可悲的。

雄仔墨迹
- 游客 2月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其实,戒尺还是可以,只是要做好详细限定,比如打固定部位,最多打几下,打击力度不能超过(或许可以设置戒尺机,设定好力度和数量上限,惩戒程度让教师在系统上选择,记录教师的惩戒频次),个人情绪确实应该限制。

灵格儿
- 游客 2月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建议学韩国,打小腿肚子。千万不能打头,手和屁股。

执月心
- 游客 2月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变相体罚和语言暴力最常见,当然暴力体罚最为常见。期待监管到位,而不是一纸空文。

狐狸
- 游客 2月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奈奈
- 游客 2月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轻微体罚还是可以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打手心打屁股也没什么,熊孩子不教育也不行,但是针扎不可以。

妈妈派
资深会员
-
上海警方通报女子公园偷拍小孩照片
头条热门 82
-
网红小马云开春将重返校园就读四年级
头条热门 154
-
蓓趣纸尿裤创始人朱启森涉嫌传销,遭冻结400万存款
曝光爆料 101
-
韩国建议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
网络报道 140
-
伊利金领冠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赋能增势”开辟营销新格局
品牌报道 118
-
夯实上游资源建设全产业链,蓝河用新品类、新营养开启高端奶粉新时代
品牌报道 205
-
新年新高度!和氏大手笔冠名高铁专列,跑出品牌加速度
品牌报道 178
-
遍知教育成立发布会北京举办,解决在线教育三大痛点
品牌报道 168
回复主题:沈阳鑫享悦时光月子会所多名婴儿感染肺炎,存在管理不规范,已暂停营业
家长花钱去月子会所,无外乎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令人气愤的是既然在会所出现问题,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解决问题,没满月就进重症了,那么小的孩子进重症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希望严惩,也祝愿孩子都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