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民政厅发布《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工作》
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为保护未成年人免遭侵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贵州省民政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工作的通知》,提出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10类情形,一经遇到或发现须强制报告。
这些情形包括:未成年人身体存在多处损伤、严重营养不良、意识不清,存在或疑似存在受到家庭暴力、欺凌、虐待、殴打或者被人麻醉等情形的;未成年人因自杀、自残、工伤、中毒、被人麻醉、殴打等非正常原因导致伤残、死亡情形的;未成年人被遗弃或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发现未成年人来历不明、失踪或者被拐卖、收买的;发现未成年人被组织乞讨的;12349热线受理求助或者举报发现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的等。
根据通知,强制报告的主体为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公职人员、民政部门购买服务第三方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等。
附:
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民政局:
保护未成年人免遭侵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上升,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甚至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各级民政部门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下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高检发〔2020〕9号,以下简称《强制报告制度》)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制报告的主体
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公职人员,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婚姻登记机关,民政部门购买服务第三方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村(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各类组织以及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医疗机构等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二、强制报告的情形
在工作中遇到或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情形包括:
(一)未成年人的生殖器官或隐私部位遭受或疑似遭受非正常损伤的;
(二)不满十四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怀孕、流产的;
(三)十四周岁以上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所致怀孕、流产的;
(四)未成年人身体存在多处损伤、严重营养不良、意识不清,存在或疑似存在受到家庭暴力、欺凌、虐待、殴打或者被人麻醉等情形的;
(五)未成年人因自杀、自残、工伤、中毒、被人麻醉、殴打等非正常原因导致伤残、死亡情形的;
(六)未成年人被遗弃或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
(七)发现未成年人来源不明、失踪或者被拐卖、收买的;
(八)发现未成年人被组织乞讨的;
(九)12349热线受理求助或者举报发现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的;
(十)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情形或未成年人正在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
三、强制报告的程序
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或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救助管理机构救助乞讨未成年人、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时,民政部门购买服务第三方机构、基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开展家庭调查、县乡抽查、入户走访、节日慰问等各项工作中,村(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工作者、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开展儿童社工、志愿服务中,遇到或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向属地民政部门报告备案。各级民政部门要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医疗机构等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或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并向业务主管单位和民政部门报告备案。
四、强制报告的保密规定
各级民政部门及公职人员要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违法窃取、泄露报告事项、报告受理情况以及报告人信息的,依法依规予以严惩。民政领域相关单位、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对于涉案未成年人身份、案情等信息资料予以严格保密,严禁通过互联网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传播。私自传播的,依法予以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事前预防与事后保防,切实把《强制报告制度》贯穿于民政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
1、强化事前预防,从源头上遏止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发生。各级民政部门要以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的原则,在最大程度上做好事前预防,从源头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生。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重点,借助“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源头预防教育,增强未成年人防范不法侵害意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薄弱环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强化侵害行为线索排查,推进落实强制报告,及时发现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2、强化事后保护,最大限度关爱救助保护被侵害未成年人。各级民政部门发现未成年人需要保护救助的,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委托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的,要会同相关单位和组织,对被侵害未成年人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对被侵害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经济救助、心理干预等保护措施。组织专业社工对被侵害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创伤恢复等心理援助服务。被侵害未成年人生活特别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启动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慈善捐助等救助措施,及时将符合政策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发现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等特点,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优先、综合、全面保护。充分用好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基层力量,做好被侵害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工作。
(二)完善体制机制,切实把《强制报告制度》抓实抓细抓落地
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强制报告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强制报告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完善保护设施,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能力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切实增强相关人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意识和能力水平。
2、强化部门联动。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与同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组织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加强工作衔接,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强化督导问责。各级民政部门要在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督促指导责任单位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并通过半年报告、年度报告、不定期巡查等方式,对《强制报告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民政系统内负有报告义务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报告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相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问责。
4、强化宣传引导。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贵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等法律法规,持续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宣传,强化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与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公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12349,畅通未成年人维权渠道,引导公众积极举报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线索。
各市(州)民政局要认真总结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并于每年6月25日、12月25日将相关情况书面报送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
贵州省民政厅
2020年12月10日
附:
《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工作的通知》的解读
近日,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强制报告通知》)。现就《强制报告通知》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强制报告通知》制定的背景
保护未成年人免遭侵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上升,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甚至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今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下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高检发〔2020〕9号,以下简称《强制报告制度》)。为贯彻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省民政厅以《强制报告制度》为依据和基础,制定了本《强制报告通知》。
二、关于强制报告的主体
《强制报告通知》明确了报告主体,压实责任。将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公职人员,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婚姻登记机关,民政部门购买服务第三方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纳入落实强制报告责任主体;村(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各类组织以及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纳入民政部门落实强制报告责任的指导对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医疗机构等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纳入民政部门落实强制报告责任的引导对象。上述机构、组织及人员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有报告的义务。
三、关于强制报告的情形
《强制报告通知》明确了应当报告情形,便于准确把握。根据实践中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多发类型及常见特征,规定了性侵、虐待、欺凌、拐卖等十类应当报告情形,对于遇到或发现这些情形的,强制报告主体应当报告。为了及时制止犯罪,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规定发现“疑似”情形的也要报告。
四、关于强制报告的程序
《强制报告通知》明确了报告的程序,规定了报告路径。强制报告主体根据本通知规定情形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的,应按照要求向业务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报告备案。
五、关于强制报告的保密规定
《强制报告通知》明确了报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各级民政部门及公职人员要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民政领域相关单位、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私自传播的,依法予以处理。
六、关于事前预防与事后保护
《强制报告通知》明确了事前预防、事后保护的具体要求。
《强制报告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强化事前预防,从源头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生。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重点,借助“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源头预防教育,增强未成年人防范不法侵害意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薄弱环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强化侵害行为线索排查,推进落实强制报告,及时发现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强制报告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强化事后保护,关爱救助保护被侵害未成年人。发现未成年人需要保护救助的,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委托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的,要会同相关单位和组织进行调查评估和提供救助;组织专业社工对被侵害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援助服务,利用专业服务抚平被侵害未成年人的心理创伤,使其走出阴霾,重新面对生活;被侵害未成年人生活特别困难的,及时启动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慈善捐助等救助措施,及时将符合政策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帮扶被侵害未成年人摆脱生活困境;发现存在家庭暴力问题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未成年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等特点,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优先、综合、全面保护;充分用好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基层力量,做好被侵害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工作。
七、关于完善体制机制
《强制报告通知》对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强化督导问责、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从而有效保障强制报告工作得以落细落地落实,以发挥在及时发现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应有作用。
记者:新华社@李惊亚、贵州省民政厅


实况神圣
- 游客 6天前
回复主题:央视曝光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毒素超标:含有硼砂毒副作用大
身体健康最重要,增加投诉渠道很重要。

血液科周医生
- 游客 6天前
回复主题:央视曝光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毒素超标:含有硼砂毒副作用大
如果网红玩具毒素超标,就不应该允许上市销售。

精打细算吃喝玩乐
- 游客 6天前
回复主题:漳州大头娃娃涉事产品共出货1200瓶,销往宿迁和连云港,正召回检测
孩子敏感体质不用激素真不行,我家小时候就是,但是你明明白白去医院开正规激素药,自己知道用量就没关系。来路不明的所谓无激素的药,但是用上立马见效的,里边肯定有激素,而且含量不明,这才是最危险的。

贝壳妹妹在汪星球
- 游客 6天前
回复主题:上海首例早教机构“巧恩儿童美语”合同诈骗案宣判,负责人获刑六年
现在的培训机构该严惩,或许限定销售课时次数。就算经营不善倒闭,消费者的损失也在可控范围。

咖啡逗儿
- 游客 6天前
回复主题:上海首例早教机构“巧恩儿童美语”合同诈骗案宣判,负责人获刑六年
感觉现在好多早教机构都出问题。

笑笑笑翻天
- 游客 21天前
回复主题:深圳卖酒给未成年人最高罚三万,要求销售者设置提示警告标识
烟酒都要禁止比较好,特别是烟,我初中那会就有不少同龄人买烟抽。

景气行业研究
- 游客 24天前
回复主题:网传学霸君破产倒闭,创始人张凯磊回应:承诺绝不跑路,以赎罪姿态低头做事
预付费购买,尤其是金融贷款的,都处于高风险。之前不少行业百花齐放,现在都被一两家巨头挤压,大部分都会生存艰难甚至倒闭的。

股民之家
- 游客 24天前
回复主题:网传学霸君破产倒闭,创始人张凯磊回应:承诺绝不跑路,以赎罪姿态低头做事
破产可以,先把学费退给家长,不然的话绝对不能轻饶。要坚决防范打着破产的名义涉嫌侵吞广大民众的血汗,该抓就抓,该判就判,必须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国产限量好菇凉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一个老师要教育的是一百多个孩子,西方教育模式不适用于我国国情,所以请把适度惩戒交还给老师,我们国家未来如果教育的结果都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是很可悲的。

雄仔墨迹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其实,戒尺还是可以,只是要做好详细限定,比如打固定部位,最多打几下,打击力度不能超过(或许可以设置戒尺机,设定好力度和数量上限,惩戒程度让教师在系统上选择,记录教师的惩戒频次),个人情绪确实应该限制。

灵格儿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建议学韩国,打小腿肚子。千万不能打头,手和屁股。

执月心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变相体罚和语言暴力最常见,当然暴力体罚最为常见。期待监管到位,而不是一纸空文。

狐狸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奈奈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轻微体罚还是可以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打手心打屁股也没什么,熊孩子不教育也不行,但是针扎不可以。

别吻我臭流氓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这些我都支持,还有不要给学生起外号。就像我小学的时候因为把韭菜读成非菜,老师就给我起非菜小王子,真的很屈辱。

尼尼酱
- 游客 28天前
回复主题: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年3月实施
以前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打手,错一题一板子,所以这一科学的贼认真,因为怕被打,所以贼努力,结果整个小学数学成绩最好。

龙宝豆豆
- 游客 1月前
教师不仅只看学历,还要重点考量品德。

大锦鲤
- 游客 1月前
如果没那个耐心就不要当幼师,把人家孩子拽倒之后,居然还在查看凳子有没有坏。

喝可乐的猫
- 游客 1月前
回复主题:百香果女童遇害案15日再审,且不公开开庭,家属希望依法判处凶手死刑
心疼,这么乖的孩子,真是恶魔,应该立即执行死刑。

妈妈派
资深会员
-
有机赛道持续增长,2021金领冠塞纳牧携手两大奥运冠军加速进击
品牌报道 153
-
宝宝树携手旗帜乳业与崔玉涛发布《2021中国宝宝喂养白皮书》,解读奶粉消费新趋势
品牌报道 86
-
刷新奶粉鲜活标准,给宝宝更鲜活的爱!君乐宝旗帜乳业发起设立“0124旗帜国粉日”
品牌报道 223
-
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复核均为阴性
头条热门 182
-
刷新奶粉鲜活标准,给宝宝更鲜活的爱!君乐宝旗帜乳业发起设立“0124旗帜国粉日”
品牌报道 223
-
巧虎15周年携手首席育儿官胡可,开启专业早教品牌新征程
品牌报道 92
-
金宝贝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新“医教联动”赋能家庭育儿
品牌报道 216
-
明一奶粉号高铁列车福州首发,品牌传播进入“高铁引擎”时代!
品牌报道 94
回复主题:四川国盛技工“校企办主任”举报学校:存在违规等多项问题
学校是一次收了五年费用,我家孩子也读的幼师,感觉被骗了,而且学籍也给我晚上了一年,才读完中专又喊考其它学校去读,把孩子的心都整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