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0
首页/行业资讯/自媒体/活动

积极心态迎接小学生活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更新

来源:华南国际幼教展 2024年04月29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各地幼儿园通过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生活及学习环境,满足他们对小学的好奇心和向往,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

衔接·环境

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科学的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既应注重三年保教过程中的渗透,也应注重大班下学期的特殊衔接阶段,巧妙地将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一日活动当中。

广州市中新镇中心幼儿园:

打造主题鲜明、生动有趣的区域环境,让幼儿的学习更有意义,助力幼小衔接“零距离”跨越。“小学的一天”“书包里的秘密”“我的姓名牌”……老师将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呈现于墙面,记录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畅想与探究。

黑龙江幼专附属一园未来城分园:

老师在阅读环境中投放沙画、创编故事盒子、古诗连连看等材料,促进幼儿创编能力、前书写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临沂市兰陵县实验幼儿园悦府园:

中班老师通过《情绪小怪兽》绘本课堂,帮助孩子们认识情绪、了解情绪,学会正确表达情绪以及调整情绪,能够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衔接·技能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等同于小学教育,它不仅仅是教孩子认几个字,会几道算术题那么简单。相比知识的准备,建立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通过主题活动和各类特色活动,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实践之中,逐步做好上小学的各方面准备。

昌邑市卜庄镇中心幼儿园:

大班老师抓住孩子们对文字符号产生的兴趣,和孩子们开始了汉字的探究之旅。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班级的各个墙面、楼道内的环境,处处都能找到汉字。通过对汉字的寻找,他们了解到汉字可以传递给人们很多信息,体会到汉字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探索汉字的欲望也愈发强烈。

以汉字为媒介的游戏、课程仍在继续。活动中,老师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幼儿前识字、前书写的核心经验为目标,持续激发孩子对汉字的兴趣。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迎松路分园:

开展“认识时钟”活动,小朋友们认识了秒针、分针、时针等计时工具,对时间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通过课程活动、游戏活动,孩子们在讨论、操作、探索中了解时钟的作用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也能够准确地辨认钟表上的整点与半点。

当了解到小学会有课间十分钟,宝贝们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画出了自己的课间十分钟计划,增强时间管理和自觉执行时间规定的意识。

烟台市芝罘区实验幼儿园:

老师以幼儿对人民币的探究欲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孩子们在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分享中,对人民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现象产生兴趣,并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链接数学兴趣和生活经验。

衔接·快乐

做好幼小衔接,支持儿童平稳实现两个学段的转变,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职责。

广东彩虹幼儿园:

大班的孩子们,开启了小学探秘之旅。在一年级哥哥姐姐的陪伴下,孩子们参观了小学的每个角落,近距离感受小学的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等。

萌娃们化身小记者,和哥哥姐姐们互动交流,提问了许多关于小学生活的困惑,同时也了解到小学更多有趣的活动,对未来的小学生活充满了向往。

广州市美恩幼儿园:

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沙龙,邀请多位小学校长和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让幼小衔接落到实处。校长们围绕“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怎样做好幼小衔接”等话题,逐一解答家长们心中的谜团,通过小学与幼儿园合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力,帮助孩子们顺利地向小学过渡,踏上新的起点。

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十幼儿园:

大班组举办“幼小衔接游戏大闯关”活动。活动设置了七个关卡,采用师幼问答、实际操作、现场表演等形式,考验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能力、专注力、表达能力等。老师在游戏中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科学评价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欢迎您分享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活动,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都请发送至邮箱:2307565949@qq.com,嘟嘟收。期待您的来信,我们一同见证孩子们成长中的美好时刻。

网站声明:当前内容由注册用户发布或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或者转载来源,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引用图片未作注明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与交流,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webmaster@muyingjie.com 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删除。使用者将当前内容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时,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必须保留内容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同时,您的优质文章希望得到转载报道,也可以通过上述电子邮件告知我们。
网友评论
选择评分指数
社区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