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4
首页/行业资讯/自媒体/活动

伊利携手各方共议行业可持续发展美好大会暨社会价值论坛圆满召开

来源:伊利集团 2024年05月23日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也是伊利集团延续多年的ESG报告发布日。今年,伊利集团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举办“WISH2030美好大会暨ESG20周年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论坛”,发布全球食品行业首个ESG价值核算报告,带动更多合作伙伴共创价值、共享美好。

WISH2030美好大会暨ESG20周年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论坛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发言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投资技术促进官员王晖,世界银行高级社会发展顾问、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副总干事周美香,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处长乔翠玲,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吕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责任云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秘书长钟宏武,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秘书长冷候喜,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联席总裁管竹笋,嘉吉食品解决方案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薛华云等嘉宾出席会议,与伊利“零碳联盟”“全球低水足迹倡议(LWFi)联盟”伙伴、境内外投资者代表及多家媒体,共同探讨和展望乳业可持续发展未来。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投资技术促进官员王晖发言

张剑秋在致辞中表示,商业价值决定了企业能走多快,社会价值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只有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繁荣,才能构建更美好的未来。王晖在发言中指出,伊利作为202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案例征集获奖提名企业,在践行ESG方面成果显著。希望伊利把更多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带到全世界去分享。

嘉宾参观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发布全球食品行业首个ESG价值核算报告

在持续发布ESG“三报告”,即《可持续发展报告》《零碳未来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之外,伊利此次还发布了《ESG价值核算报告》。这是全球食品行业首个ESG价值核算报告,是对企业ESG发展成果的货币化体现,也是对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中财务与影响“双重重要性”原则的直观展示。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联席总裁管竹笋解读报告

管竹笋对报告进行详细解读,他表示:“我们基于行业和伊利的公开数据编制了《伊利集团ESG价值核算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23年伊利对外捐赠额达到2.8亿元,在这些基础上,伊利在运营过程中为社会和环境创造正影响价值68.05亿元,这是伊利在为股东创造了104.29亿元归母净利润之外,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的更大的社会价值。”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乳业分中心正式揭牌

会上,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乳业分中心正式揭牌,宣布成立三大委员会,为专家颁发聘书,并与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启动战略合作,未来将通过先进的碳计量技术和科学管理平台,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创乳业绿色发展美好未来。

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乔璐、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处长乔翠玲共同揭牌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乳业分中心为专家授聘书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业务与科研处副处长、国家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办公室主任康文成,伊利集团安全生产管理部总经理吕志勇,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秘书长冷候喜启动战略合作

伊利推出行业首款环保双减(减碳、减甲烷)牛奶

伊利联合境内外投资者发布“WISH2030美好宣言”

此外,伊利还联合多位境内外投资者再次发布“WISH2030美好宣言”,倡议支持乳业可持续发展。

论坛期间,伊利集团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召开“第二届零碳联盟及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峰会”。伊利发布了“低碳、低水足迹系列标准”和《全球低水足迹倡议2023年度报告》,伊利低碳国家、团体标准达13项,80%零碳联盟成员实现低碳转型;累计完成5家工厂和3款产品的水足迹认证,年度总节水量超过177万吨,按一个家庭一年用水60吨计算,约相当于三万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就在近期,伊利首款环保双减纯牛奶也正式发布,它采用全新减排饲料技术,有效控制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使排放气体中甲烷占比降低20-30%。此外,通过减铝箔、减油墨的环保工艺,经过SGS认证,这款牛奶的包装有效减少碳足迹达30.81%。

随着“WISH2030美好大会”的圆满召开,伊利将携手更多利益相关方,持续深化ESG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更多企业的创新推动,带动更多领域与更广泛人群,一起共创价值,共享美好。

网站声明:当前内容由注册用户发布或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或者转载来源,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引用图片未作注明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与交流,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webmaster@muyingjie.com 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更正或删除。使用者将当前内容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时,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必须保留内容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同时,您的优质文章希望得到转载报道,也可以通过上述电子邮件告知我们。
网友评论
选择评分指数
社区热帖